大概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时候,我尚在印度工作。11月8号那天我记得很清晰,晚上8点的飞机从孟买飞往德里,上飞机前一切正常,等到下了飞机微信群里和whatsapp群里就炸了锅:500和1000卢比纸币从当日午夜起就不能用了,只能去银行换新钞,每天只能换2000卢比(当时约合200人民币),一夜之间手中的纸币除了交回银行,几乎就变成了废纸。
印度是一个十分现金化的国家,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印度有银行账户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35%,到2016年废钞令前,这一比例也只有50%左右,直到2018年,印度仍然有19%的成年人口没有任何银行账户。因此,印度人的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金,尤其是并不富裕的人群。
印度政府的出发点是用于打击大量现金带来的假币、洗钱和腐败,一夜之间原有的现金流通休克,居民的现金财产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只能流入政府控制的金融系统。先不说这么做的效果如何,或许某种程度上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问题就是:政府扩大了对私有财产的监控。而很多时候,我们想在政府控制的银行和金融系统之外,保留一些自己的权利,一些自己的秘密财产以备不时之需。
首先废钞令带来的是生活的不便。每人每天只能取2000卢比,去到一个ATM机经常会被提示钱已经取完,而印度很多地方当时还不接受POS机付款或者电子支付渠道(虽然我们同事经常去的饭店和商场基本都覆盖了POS机),普通人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很大影响。
其次,叠加上部分银行的KYC(Know your customer,主要为了应对洗钱)系统之后,普通人经济活动受到严重监控。我当时所在的公司,每周生活用品支出大量卢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去菜市场花现金,这些钱之前都是通过后勤负责人的账户走。后来废钞令后,他自己的账户无法取这么多钱,变把钱打给不同的同事,然后再去拜托同事去取钱。不到三个星期,他收到了银行的通知,他的银行账户由于近来交易频繁,涉及洗钱风险被冻结。后来费了好大劲去银行解释签字之后,才解冻了账户。
第三,废钞令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真正打击洗钱和腐败。废钞本来是为反洗钱,但是,某种程度上反而促进了洗钱。在废钞令执行的过程中,很多印度的富人,会雇佣大量穷人去银行换钞,这种在平时很显眼的做法,在那个特殊时刻反而目标没有那么大。
最重要的是,印度政府的这道政策,让我们看清了:任何时候,政府可以轻而易举地夺走你的私人财产,盛世的时候政府的目的只是把银行系统之外的钱纳入到国家监控系统中,当发生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时候或者说到了乱世的时候呢?政府是否可以采用废钞、换钞、外汇管制、强制结汇、强制结算贵金属等手段剥夺个人财产呢?
因此,建立银行系统之外的财产保全计划,对个人在乱世中的生存极端重要。
银行系统之外的财产保全计划的纽带是现金,但又不能全是是现金,如果全部保存现金,难保有一天不会出现印度废钞这种情况,或者出现津巴布韦或者委内瑞拉那种极端通胀钱比纸贱的情况。对于此,代达有这样几个建议:
1,平常多用现金,平常用的现金越多,在提取现金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越不容易被发现。
2,可以选择线下金店使用现金多次、小额购买投资金条,这样目标也不会很大,而且使用现金购买不会被纳入银行的监控系统。选择春节、端午、中秋等时间段取钱,这时候由于取钱的人多,目标不会特别大。
3,尽量去搞一个离岸账户,将部分资产挪出大陆。
4,外出旅游、商务出差的时候,如果可以尽量在国外的ATM机中取一些美金带回国(不要超过海关限额),这样国内可以藏一部分外币,这部分外币被注意到的时候又可以解释为在国外已经花掉了。如果在国内提取外币现金,又没有出境记录的话,那你这笔钱到时候就不好解释了。
总之,多多使用现金,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守旧而排斥更为方便的电子支付渠道,而是使用现金会在很大程度上,让你一部分的生活隐匿起来,可以利用这部分隐匿的生活,为可能到来的危机做更多的准备。
可惜的是,政府现在正在越来越严格地通过银行系统监控大额现金的使用。现在国家的监控系统对普通人(包括没犯过事儿的或者没被抓住过违规的)进行被动监控,即每一笔大额的转账、大额境外转账、大额现金交易都会从银行自动上报至央行,但平时没人管你。一但风控系统侦测到异常,这些记录可以被随时调出。
因此,如何对待现金、如何隐匿自己的一些金融行为、如何为可能的乱世作准备,还需要更加小心和多多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