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和无现金社会到底会有什么问题?

在2019年10月央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中提到,截止到2018年,全国有超过88.64%的成年人拥有活跃账户,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82.39%。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到电子支付时代,而且是越过了信用卡时代直接走进了电子支付时代,并且正在迅速迈进无现金社会。无可争议的说电子支付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用担心忘带钱包、不用担心收到假币、不用担心钱包丢失或者被盗…那么无现金社会带来的是不是只有便利而没有隐忧呢?

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1,当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时,电力供应和网络极有可能中断,而电子支付又极端依赖于电力和网络,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极端依赖电子支付的人,就有可能遇到很大的问题。日本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因此近几年来每当日本遇到台风或者地震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质疑电子支付和无现金社会的声音。在2018年9月,日本北海道遭遇6.7级地震,当时有部分平常习惯了使用电子支付的灾民去到便利店后发现,因为电力和网络的中断,这些没有现金的灾民瞬间丧失了支付能力,连购买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都变得十分困难。北欧的瑞典,在大力推进无现金社会的时候,也存在着这样的争议。

甚至说的更可怕一点,如果一旦遇到战争,某个城市电力中断,或者光缆被炸断导致网络中断,或者是某个电子支付公司的数据中心被炸了,那么电子支付渠道同样是极为不可靠的。不要说科技公司和银行都做好了完备的备份,在2014还是2015年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某市某家银行的两台互为主备的惠普服务器同时宕机的情况。因此,以电子支付作为唯一支付手段,虽然可以增加日常便利性,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极有可能使你丧失唯一的、也是全部的支付手段。

2,税收。几乎每一个政府都无比想要加速推进社会无现金化的进程,不管是什么样体制下的政府,对于这一点都出奇地一致。将所有的社会经济往来都纳入到政府主导或者政府可以监管的金融体系之后,税收的扩大化就变得顺理成章了。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很多之前可以合理避税的收入,甚至偶尔赚得的外快,就不得不缴税。甚至再继续下去,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结婚时候的礼金、摆地摊卖场赚的小费都可能要统统缴纳额外的、不合理的税金。现金的匿名性对普罗大众来说,也有着巨大的意义。

3,监控范围的扩大。在这个电子支付横行的时代,你每一笔钱花在了哪里,都会被清清楚楚地完整记录。当前某云存储的价格为每GB每月7分钱,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管窥一下当前数据存储空间的成本;而1GB的空间可以存储上百万条消费记录,如此低廉的存储成本使得你的消费记录几乎不会被删除。而你的消费记录中,包含了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花了多少钱、为什么花钱,甚至说你乘个地铁公交、骑个共享单车,都会记录下你的起点终点。更可怕的是,现在主流的电子支付手段,都在想方设法地与社交集成,这样一来,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与消费行为一叠加,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被大数据画像,这样在监控者的面前,几乎就是无所遁形。

更让人担心的是,以前只有政府和银行能有限做到的监控,今天随便一两家科技公司就可以做得更深入、更彻底。倒回到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你去银行取了1000块钱,政府和银行对这笔钱的追踪就基本上到此为止了。这1000块钱不管你是去吃了,还是买了衣服,还是孝敬了父母,要追踪的难度会非常大。但是现在,你这1000块钱花到哪了,政府知道、银行知道、某信和某宝也知道,甚至公交公司、地铁公司、外卖网站、共享单车网站也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而至于这些信息会不会被泄露和滥用,可能就只有天知道了。

4,部分行业和社会弱势群体受到影响。中国是一个没什么小费文化的国家,但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却有这种文化,现金的存在使得服务员可以体面地收小费。但是在电子支付的情况下,支付小费的意愿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了。根据英国今年的一份调查,有63%的人认为如果不使用现金的话,他们将不会支付任何小费,而这一点造成英国餐馆的收入损失为4.82亿英镑。另外,在包括中国在哪的很多国家中,存在很多的弱势群体,他们被排挤在电子支付系统之外。比如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网络的老年人,比如没有银行账户的弱势群体等,对于这些人,无现金社会对他们来说生活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可否认,电子支付对确实便利了很多,甚至我那60岁的母亲这几年也学会了电子支付。但是,我们真的要选择一个彻底没有现金的世界吗?至少,多留一种选择,就是把更多的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政府、银行以及大型科技公司。

那么下一篇文章,我们来回顾一下2013年的塞浦路斯事件,看看一个国家的政府和银行,是如何抹掉个人的财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